课程简介/IntroductionToTheCourse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课程资料-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皖北园艺产业发展对毕业生能力培养要求而设置。本课程采用基于"果树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事果树生产、果品贮藏和果树技术推广等岗位的工作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果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课程性质

1.行业分析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宿州地处苏、鲁、豫、皖结合部,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又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宿州市果园面积占安徽全省的2/3,已发展到约107.8万亩。为了更好的贯彻我院农科专业“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职业需求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按照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园艺技术人才。在充分市场调研和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园艺技术专业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园艺产品生产、懂园艺技术推广、能进行园艺产品营销,实际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高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果树生产、技术推广、果品营销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要求,以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专业技能“先进、实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完成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园艺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

2)分析职业岗位群的行动领域;

3)以果树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和技能标准为依据,确定学习任务;

4)依据学习任务和果树生产过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5)依据园艺作物的生产季节性特点,进行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情境模式。

3.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进行果树生产理论的学习和生产技能的综合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果树生产、技术推广的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生产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具体培养目标见下表: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果园的建园标准。

2、熟悉树种选则的原则与方法。

3、掌握果树栽植技术。

4、掌握实生苗、嫁接苗、自根苗等苗木的培育技术。

5、熟悉苗圃建立的各个环节。

6、掌握果园的土、肥、水管理要点。

7、熟练掌握果树施肥技术。

8、掌握主要果树夏季修剪技术要领。

9、掌握果树防寒越冬技术、修剪技术。

10、掌握人工授粉,疏花疏果、保花保果技术。

11、掌握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

1、能进行建园图纸设计及施工。

2、能利用所学知识识别果树种类。

3、能合理确定株行距和栽植密度

4、能利用苗圃知识建立苗圃。

5、能用种子、砧木、嫁接、接穗、压条等方法进行各类苗的繁殖。

6、会分放打捆、消毒、检疫苗木。

7、能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8、精通不同生长阶段技术,进行果园土壤管理。

9、能熟练进行各项施基肥操作。

10、会利用地面灌溉、喷灌、定位灌溉三种方法进行水的管理。

11、能进行土壤含水量测定试验。

12、能结合果树生产需求进行夏季修剪。

13、能用运用短截,缓放,回缩,疏枝等整形技术,合理进行营养调配。

14、能利用人工授粉技术进行优质果的生产。

15、能利用疏花疏果原理进行树体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能利用套袋技术,提高果品质量。

16、能进行病虫害防治。

1、学习能力:具有果园现场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掌握果树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信息的能力。

2、工作能力:按果树生产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进行果园管理技术总结的能力;具有进行组织管理,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3、创新思维能力:能进行果树科学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课程作用

《果树生产技术》是直接面向园艺职业岗位的技术性课程,主要进行果树生产理论知识和果树生产技能综合训练,对专业教学起着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作用。课程内容与果树生产发展、园艺生产岗位环境、行业技术规范的无缝对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就业、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采用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以提高专业技能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产学一体化教学,充分利用学院果树生产实习基地,尽力营造一种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果树生产过程中掌握果树生产知识,并将其融入果树生产技能中,同时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和实践中,发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加以解决。以园艺行业人才标准为依据,制定了课程考核大纲、试题库和学生考核办法,并以模块情境的形式,贯穿教学始终;按高级果树园艺工职业技能标准和果树生产真实环节选取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季节设计教学模式;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教学方法,采用现场观摩、教师示范、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使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得以实现。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是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 ;按照果树生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模式;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参照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制定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后劲,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3、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在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制定时参照高级果树工的职业技能标准和果树生产的工作任务,按照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他人考核与自我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评价方式。

1)过程性考核评价

      平时成绩技能测试学生互评与自评

2)终结性考核评价

      采取生产设计的形式完成大型综合性项目后,自拟题目,按照规定格式进行设计,并完成答辩。

3)成绩评定标准

     按照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实践考核为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为在;课堂考核与田间考核相结合,田间考核为重;他人考核与自我考核,二者并重的原则,进行考核。

本课程的特色

(1)创新使用“真实场景、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小组组建“模拟公司”。教学中以果树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按生产季节进行"重构",整合为"春、夏、秋、冬"四个教学模块,把课程内容置于果树生产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使学生在“生产”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培养能力。

(2)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改革传统的“一纸定”成绩考核方式,采取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考评, “知识、素质、能力”综合考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举、过程考核为重的方式评价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