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课程内容-教学大纲
《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含实训和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大纲执笔人:田华
制定时间: 2014年10月19日
修订时间: 2020.3.10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全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注重人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特点。
2.课程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类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具备阅读、分析、写作常用应用文的能力,以适应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学生写作应用类文章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
3.教学建议
3.1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
3.2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
3.3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范文,加深对所学文体的认识。
3.4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4.教学时数
本课程2课时/周,需要40多个学时,开设一学期。
5.教学内容与要求
5.1导论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应用文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应用文的涵义及作用;应用文的基本特征及写作的基本要求;提高经济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途径。
重点难点: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5.2经济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理解和掌握应用文写作中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的涵义及其在应用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应用文主题的涵义、来源及要求;应用文材料的作用、选择与使用;应用文结构的涵义、特点与内容;应用文对语言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应用文写作中的基本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主题与材料的关系;结构;表达方式
教学建议:
在讲这些内容时要与文艺写作对比讲,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3日常类文书之求职信、简历与辞职书
教学要求:
了解它们的涵义、作用和写作要求,掌握其特点和写法
教学内容:
概念和作用;结构和特点;写作要求
重点难点:
内容和写法
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分析其内容和写法。
5.4事务文书之计划
教学要求:
掌握计划的涵义及写法,了解计划的作用、种类及制订计划的要求。
教学内容:
计划的概念、特点、作用和种类;计划的结构和内容。
重点难点:
计划的结构。
教学建议:
讲课时要多结合实例,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该文体写法。
5.5事务文书之总结
教学要求:
掌握总结的涵义、写法及撰写要求,了解总结的作用、种类。
教学内容:
总结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总结的结构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建议:
讲课时要结合实例 ,课后写一篇完整的总结上交。
5.6事务文书之调查报告与述职报告
教学要求:
了解两种文体的涵义、作用、种类和写作要求。
教学内容:
涵义、作用和种类;结构和内容。
重点难点: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分析两种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5.7 单元总结
教学要求:
通过对前阶段相关内容的复习总结,检验自己所教和学生所学情况,以便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略)
5.8公务文书
教学要求:
了解公务文书的性质和规范体式,理解其特点和作用,比较几种易混公文,初步具备撰写公务文书的能力。
教学内容:
命令、决定、意见、议案;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重点难点:
区别下列几种文种:通知与通报;报告与请示;通告与公告;请示与意见;会议纪要与记录。
教学建议:
由于本章内容稍感抽象,故需结合实例分析
5.9 宣传类文书之新闻写作
教学要求:
了解新闻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技巧,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和不同的读者对象,写出内容生动、格式规范的宣传文书。
教学内容:
新闻的概念和作用;体裁特点和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倒金字塔的结构方式
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分析新闻的结构和内容,并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5.10宣传类文书之演讲稿
教学要求:
了解演讲稿的涵义、作用、特点和种类,掌握其结构及写作要求。
教学内容:
演讲稿的涵义和作用;特点和种类;结构、内容和写作要求。
重点难点:
演讲稿的特点和写作格式。
教学建议:课后让学生写一篇演讲稿,当堂演讲,教师进行点评。
5.11财经类文书之市场调查报告与经济合同
教学要求:
了解调查报告与经济合同的特点和写作格式,通过学习理论、阅读例文对这些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有更明确的把握,并在学习中加强写作锻炼。
教学内容:
财经类文书概述;市场调查报告与经济合同的特点、写作格式及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两类文体的写作格式
教学建议:
让学生去市场实地调查,写出一篇报告。
5.12法律类文书
教学要求:
掌握法律类文书的性质和规范格式,理解法律类文书的特点和作用。认真学习诉讼文书和仲裁文书例文,领悟例文简析,病例评析,能够撰写比较规范的法律类文书。
教学内容:
概述;诉讼文书;仲裁文书
教学重难点:
法律类文书的规范格式。
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力争把本课讲得生趣盎然。
5.13科研类文书
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学术论文的性质、功用及基本特征,掌握经济学术论文的写作;了解毕业论文的概念、作用、特点、种类与结构,力求毕业时能独立完成一篇像样的论文。
教学内容:
经济学术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概念与作用;毕业论文的特点与种类;毕业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注意事项;答辩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经济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表达方式;选题的原则;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毕业论文的结构形式;正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运用经济学术论文写作的有关知识分析经济学术论文;结合自己写作毕业论文和答辩的经历讲解,使学生心中有个初步印象,不致到毕业时束手无策。
5.14礼仪文书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日常公关礼仪文书的写作方法,特别是每一种常用礼仪文书的概念、格式及写作要领;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工作实际来领会写作要点,争取尽快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请柬、邀请书;聘书;贺信;迎送词、答谢词。
教学重难点:各类书信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6.大纲说明
6.1课时安排:
序 号 | 教 学 内 容 | 学时数 | ||
讲授 | 练习 | 小计 | ||
1 | 导 论 | 2 |
| 2 |
2 |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 2 |
| 2 |
3 | 日常文书之求职信、辞职书 | 2 | 2 | 4 |
4 | 事务文书之计划 | 2 |
| 2 |
5 | 事务文书之总结 | 2 |
| 2 |
6 | 事务文书之述职报告与调查报告 | 2 | 2 | 4 |
7 | 单元总结 | 2 |
| 2 |
8 | 公务文书 | 4 | 2 | 6 |
9 | 宣传类文书之新闻 | 2 |
| 2 |
10 | 宣传类文书之演讲稿 | 2 | 2 | 4 |
11 | 财经类文书之市场调查报告与合同 | 2 | 2 | 2 |
12 | 科研类文书 | 4 | 2 | 6 |
合 计 | 28 | 12 | 40 |
6.2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实践性质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应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写作理论的教学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同时加强学生的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
6.3考核方式:
本课程应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写作能力的考核应占较大的比重。
6.4教学建议:
在讲授各种文体时,注意每个专业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5使用教材:
《新编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主编 袁雪良 刘静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二次出版
《新编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主编 孟海全 等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
6.6参考资料
《经济应用文写作》 主编 李沉碧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三版
《应用写作》 主编 牟瑜 青岛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应用文写作教程及其实训》 主编 宋有武 边勋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五版
《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主编 张文英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二版
《新编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主编 孟海全 等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
《 应用写作》 主编 黄永红 中国科技大出版社 2010年2月第五版
《新编应用文写作》 主编 黄洁珊 等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第一版
《大学生调查报告与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主编 张卫星 知识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一版
应用文写作教改方案
基础教学部 田华
应用写作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切实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然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尽管许多任课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其改革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改革方案,但总体来说收效甚微。针对这种现状,为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建议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上。
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针对各系部的专业特点及学生毕业走向的特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应用文写作》本身内容的枯燥乏味、抓住其绝对实用的特点,主要注重案例教学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节课开始前,学生要进行演讲,以此锻炼其心理素质,学生反映一学年下来,再站在人前讲话,心不慌了,腿不颤了,思维也更加清晰了。在《应用文写作》课的讲授中,采用以教师讲授为辅,培养学生撰写各种应用文体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多方搜集资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应用文写作》课堂变得十分活跃,同学的反应也会相当积极。比如讲“调查报告”这种文体时,可以把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选取一个调查的内容,采用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的恋爱观、人际观、消费观、就业观等进行调查,并认真撰写调查报告,教师认真批改并当堂评讲,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考核的改革
我院应用写作教学改革要以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为突破口。因为考核可以督促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随着考试形式的日益标准化、模式化,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上多趋于某种固定模式。我院传统的考试内容以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过于重视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忽视了知识的运用,存在着明显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倾向。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及范文格式,难于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理解,学习完全是为了考试,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考试的压力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而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而不是记忆力。通过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也表明,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不单是在校期间理论学习优秀的学生,而是那些注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所谓“问题”较多的学生。一旦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只想标准答案和课堂笔记,将难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更谈不上培养灵活开阔的思维能力,这也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运用灵活多样、内容融合、结合实际的考核方法
考核,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日常表现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越来越显露出不适应社会发展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要引起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程的足够重视,改变他们不求甚解、为应试而学习的态度,就必须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在能力培养的考核中,应当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综合写作能力为主的综合化考试,使之既有理论基础,又更注重实效性。
本课程在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应重点考核他们的写作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如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试题问答与例文分析相结合、课堂作业与阶段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等方式,综合考评学生的成绩。在具体的考试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学生考核的总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以作业为主,或分析案例,或调查讨论,主要是为了掌握各常用文种的写作技巧。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占30%,综合写作占70%。理论基础知识采用闭卷形式,考查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所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格式,加深对某些重要知识点的记忆。综合写作能力的测试以开卷形式进行,学生先抽题,一星期后交卷。
以上只是基于对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浅显认识和对我院传统考试方法存在弊端分析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改变以往本课程教学和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概述:应用写作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应用写作基础: 应用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二章 公务文书
第一节 公务文书概述
(一) 行政公文的概念
(二) 行政公文的种类
(三) 行政公文的特点
(四) 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五) 行政公文的格式
第二节 意见
(一) 意见的概念
(二) 意见的特点及种类
(三) 意见的文体结构
(四) 意见的写作要求
第三节 公告 通告
(一) 公告的概念
(二) 公告的种类
(三) 公告的适用范围
(四) 通告的概念
(五) 通告的种类
(六) 通告的适用范围
(七) 公告和通告的区别
(八) 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
第四节 通知
(一) 通知的概念
(二) 通知的类型
(三) 通知的特点
(四) 通知的适用范围
(五) 通知的写作要求
第五节 通报
(一) 通报的概念
(二) 通报的类型
(三) 通报的特点
(四) 通报的写作要求
第六节 报告
(一) 报告的概念
(二) 报告的适用范围
(三) 报告的类型
(四) 报告的文体结构
(五) 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七节 请示
(一) 请示的概念
(二) 请示的适用范围
(三) 请示的写作
(四) 请示的行文规则
(五)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第八节 批复
(一) 批复的概念
(二) 批复的适用范围
第九节 函
(一) 函的概念
(二) 函的类型
(三) 函的适用范围
(四) 函的写作要求
第十节 会议纪要
(一) 会议纪要的概念
(二) 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
(三)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四)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第三章 事务文书写作
第一节 计划
(一) 计划的含义
(二) 计划的特点
(三) 计划的种类
(四) 计划的写法
(五) 计划的写作要求
第二节 总结
(一) 总结的含义
(二) 总结的特点
(三) 总结的种类
(四) 总结的写作要求
第三节 调查报告
(一) 调查报告的含义
(二) 调查报告的特点
(三) 调查报告的种类
(四) 调查研究的方法
(五) 调查报告的写法
(六)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四节 简报
(一)简报的概念
(二)简报的特点
(三)简报的种类
(四)简报的结构
(五)简报的写作要求
第四章 日常应用文写作
第一节 个人事务类文书:简历、求职信、申请书
一、 简历
(一)简历的概念
(二)简历的种类
(三)简历的特点
(四)简历的基本格式、结构和写作
(五)简历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 求职信
(一)求职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求职信的种类
(三)求职信的特点
(四)求职信的基本格式、结构和写作
(五)求职信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 申请书
(一)申请书的概念
(二)申请书的种类
(三)申请书的特点
(四)申请书的基本格式、结构和写作
(五)写申请书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说明类文书:启事、海报
一、启事
(一)启事的概念
(二)启事的种类
(三)启事的特点
(四)启事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五)启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海报
(一)海报的概念
(二)海报的种类
(三)海报的特点
(四)海报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五)海报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礼仪类文书:慰问信、贺信、欢迎词
一、慰问信
(一)慰问信的概念
(二)慰问信的种类
(三)慰问信的特点
(四)慰问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五)慰问信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贺信
(一)贺信的概念
(二)贺信的种类
(三)贺信的特点
(四)贺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五)贺信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欢迎词
(一)欢迎词的概念
(二)欢迎词的种类
(三)欢迎词的特点
(四)欢迎词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五)欢迎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宣传类文书
第一节 新闻
一、新闻概述:概念、特点
二、新闻的写作格式: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三、新闻写作注意事项
四、例文分析
第二节 演讲稿
一、演讲稿概述:概念、特点
二、演讲稿写作格式:称谓、开头、正文、结尾
三、例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