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Syllabus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课程内容-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地位 、作用 和任务

11、课程的地位、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12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
2、大纲正文

21、学时分配  (见表)

22、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1 .营养与饲料学简介;

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
3
.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饲料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2
.明确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
教学内容
1 .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
1 ) 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
2 )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3 )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

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授课学时

技能训练

合计

绪论

2 

 

2

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

1.基本知识
2.
蛋白质营养
3.
碳水化合物营养
4.
脂肪营养
5.
矿物质营养
6.
维生素营养
7.
水的营养

2
2
 2
 2
 2
 2
 2

2
4

4
8

2

4
6
2
6
10
2
4

第二章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基本概念 , 营养需要的测定 , 饲养标准的指标
2
.维持营养需要
3
.生产需要
4
.饲养标准及其发展动态

2

 2
 6
 2

 

2

2
6
2

第三 饲料及营养特点

1.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
2.
能量饲料
3.
蛋白质饲料
4.
矿物质饲料
5.
饲料添加剂

2
2
2

2
2




2
2
2
2
2

第四 饲料配方

设计

1.配合饲料特点,配方设计原则方法特点

2.浓缩料,预混料设计

2

2

6

4

8

6

第五章配

合饲料

1. 配合饲料生产工艺

2.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

2

2

2

2

社会调查

 

6

6

 

46

36

82

2 .蛋白质营养;
1 )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功能;
2 )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
3 )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 。
3
.碳水化合物营养 ;
1 )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
2 )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
3 )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特点及应用;
4 )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特点及应用;
5 ) 粗纤维的组成及其特性;

6 ) 粗纤维的合理利用 。
4
.脂类营养;
1 ) 脂肪的理化特性;
2 ) 脂类的营养功能;
3 ) 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
4 ) 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油脂的应用 。
5
.矿物质营养;
1 ) 矿物质营养概述 ;
2 ) 主要矿物质元素简介。
6
.维生素营养;
1 ) 维生素营养概述;
2 ) 各类维生素营养简介;
7
.水的营养;
1 ) 水的营养功能;
2 ) 动物体内水分的平衡与调节;
3 ) 动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
8
.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1 ) 主要有机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2 ) 主要有机营养物质与维生素、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3 ) 维生素与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4 ) 维生素间的相互关系。
5 ) 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教学要求
1
.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作用;
2
.熟悉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的特点;
3
.了解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缺乏或过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确认动物典型营养缺乏症;
4
.了解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热增耗;饲料能量利用效率;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瘤胃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碘价;酸败作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
教学内容
1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基本概念
1 ) 营养需要
2 ) 饲养标准
2
.营养需要的测定

3 .饲养标准的指标
1 ) 干物质或风干物质
2 ) 能量
3 ) 蛋白质、氨基酸
4 ) 维生素
5 ) 矿物元素
6) 亚油酸
4
.维持营养需要
1 )需要的概念与意义
2 )了解维持需要的意义
3 )主要养分的维持需要量
5
.生产需要
1 ) 动物繁殖的营养需要
2 ) 动物泌乳的营养需要
3 ) 动物生长的营养需要
4 ) 动物产肉的营养需要
5 ) 家畜产毛的营养需要
6 ) 家畜使役的营养需要
7 ) 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
6
.饲养标准及其发展动态
1 ) 国内外饲养标准中营养指标的比较
2 ) 饲养标准中营养指标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要求
1
.熟悉营养需要和饲料标准的基本概念;
2
.了解营养需要的测定与饲养标准的指标;
3
.熟悉维持状态与维持需要的概念,了解维持需要的意义及主要养分的维持需要量;
4
.掌握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需要的依据,熟悉营养水平与畜禽各项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营养需要;饲料标准;维持需要 。
                         
第三章 饲料及营养特点

教学要求
1
.了解当前饲料科技方面的动向、饲料分类的方法及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2
.掌握各类饲料的特性、特点,正确识别各类饲料并能合理利用;
3
.了解各类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及使用要求。
教学重点 
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饲料添加剂;营养型饲料添加剂。
教学内容
1
.概论
1 ) 饲料的分类
2 ) 饲料的使用
2
.粗饲料
1 ) 干草
2 ) 农副产品类(秸秕饲料)和高纤维糟渣类
3 ) 树叶和其他饲用林产品
3
.青绿饲料
1 )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2 ) 影响青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3 ) 青饲料的利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4
.青贮饲料
1 ) 青贮饲料的青贮原理与营养特点
2 ) 青贮饲料的使用技术
3 ) 青贮饲料的发展趋向
5
.能量饲料
1 ) 谷物籽实类饲料
2 ) 糠麸类饲料
3 ) 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
4 ) 其他加工副产品
5 ) 能量饲料的加工调制
6
.蛋白质饲料
1 )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2 )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3 )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4 ) 非蛋白氮饲料
5 ) 畜牧场废弃物
6 ) 饼粕类的利用与脱毒技术
7
.矿物质饲料
1 ) 常用的矿物质饲料(食盐、含钙、含钙含磷饲料)
2 ) 其他天然矿石及稀释剂与载体
8
.饲料添加剂
1 ) 概述
2 )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3 )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4 )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第四章 饲料配方设计

教学要求
1
.掌握配合饲料的种类、特点及其优越性;
2
.掌握全价饲料配方设计的一般原则,熟悉配方设计方法及畜禽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特点;
3
.了解浓缩饲料、预混料配方的设计、使用。

教学重点
配合饲料;预混料;浓缩料。
教学内容
1
.概述
1 ) 配合饲料的种类和特点
2 ) 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2
.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
1 ) 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2 ) 配方设计的方法
3 ) 畜禽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特点
3
.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1 ) 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2 ) 浓缩饲料的使用
4
.预混料的配方设计
1 ) 预混料的分类
2 ) 预混料中活性成分添加量的确定
3 ) 预混料配方的设计
4 ) 预混料的使用

第五章 配合饲料生产

教学要求
1
.了解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
2
.熟悉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

教学内容

1 .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
1 ) 配合饲料生产工艺的特点
2 ) 配合饲料的发展方向
2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
1 )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的意义
2 )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标准
3 )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措施
4 ) 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内容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