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申报材料-申请表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推荐表
所 属 学 校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建设类型 R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
推 荐 形 式 □选题 R课程
选题/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所 属 学 科 计算机科学技术
课程负责人 张克柱
申 报 日 期 2016年9月6日
推 荐 单 位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制
2016年8月
填 写 要 求
1.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2.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3.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张克柱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9.10 |
||||||||||||||||||||||||||||||||||||||||||||||||||||||||||||
学 历 |
本科 |
学 位 |
硕士 |
电 话 |
0557-3603635 |
|||||||||||||||||||||||||||||||||||||||||||||||||||||||||||||
专业技
术职务 |
副教授 |
行 政
职 务 |
系副主任 |
传 真 |
0557-3603635 |
|||||||||||||||||||||||||||||||||||||||||||||||||||||||||||||
院 系 |
计算机信息系 |
E-mail |
zkzmsy@163.com |
|||||||||||||||||||||||||||||||||||||||||||||||||||||||||||||||
地 址 |
皖宿州市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
邮 编 |
234000 |
|||||||||||||||||||||||||||||||||||||||||||||||||||||||||||||||
是否本校
专任教师 |
是 |
|||||||||||||||||||||||||||||||||||||||||||||||||||||||||||||||||
1-2
授课
情况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授课对象 |
周学时 |
听众数/年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专业基础课 |
全体计算机
专业学生 |
4 |
227 |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专业课 |
计算机网络
专业学生 |
4 |
57 |
||||||||||||||||||||||||||||||||||||||||||||||||||||||||||||||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
专业课 |
计算机网络
专业学生 |
4 |
57 |
||||||||||||||||||||||||||||||||||||||||||||||||||||||||||||||
交换与路由技术 |
专业课 |
计算机网络
专业学生 |
4 |
57 |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专业基础课 |
全体计算机
专业学生 |
4 |
227 |
||||||||||||||||||||||||||||||||||||||||||||||||||||||||||||||
1-3
教学
研究
情况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主持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
2、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
|||||||||||||||||||||||||||||||||||||||||||||||||||||||||||||||||
1-4
学术
研究
情况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情况:
2、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其他主讲教师情况
姓名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从事学科 |
承担课时 |
备注 |
梁西陈 |
1975.10 |
副教授 |
信息中心主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16 |
|
张斌 |
1985.07 |
讲师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 |
|
张勇 |
1977.11 |
副教授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 |
|
郭锋锋 |
1986.03 |
讲师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4 |
|
武时龙 |
1975.07 |
副教授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 |
|
注:若其他主讲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课程情况
3-1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讲授节数 |
32 |
||||
预 计
总 学 时 |
64 |
预计总时长 |
2880分钟 |
||||
每
讲
情
况 |
序号 |
专题标题 |
时长 |
主讲教师 |
关键词 |
||
1 |
项目一、两台电脑直接相连的网络组建 |
180分钟 |
张克柱 |
双机互连 |
|||
2 |
项目二、办公室局域网组建 |
180分钟 |
梁西陈 |
小型局域网 |
|||
3 |
项目三、IP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 |
180分钟 |
张克柱 |
IP地址 |
|||
4 |
项目四、交换机、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式 |
180分钟 |
梁西陈 |
网桥 |
|||
5 |
项目五、交换机VLAN划分 |
180分钟 |
张克柱 |
VLAN划分 |
|||
6 |
项目六、网络互连 |
180分钟 |
张克柱 |
路由器设置 |
|||
7 |
项目七、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
180分钟 |
郭锋锋 |
网络常用命令 |
|||
8 |
项目八、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
180分钟 |
张勇 |
无线局域网 |
|||
9 |
项目九、常用的Internet接入技术 |
180分钟 |
梁西陈 |
Internet接入 |
|||
10 |
项目十、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 |
180分钟 |
张勇 |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 |
|||
11 |
项目十一、DHCP、DNS、WEB、FTP等服务的配置 |
180分钟 |
张斌 |
DHCP、DNS、WEB、FTP等服务配置 |
|||
12 |
项目十二、防火墙的配置 |
180分钟 |
张斌 |
防火墙的配置 |
|||
13 |
项目十三、数据加密 |
180分钟 |
张克柱 |
数据加密 |
|||
14 |
项目十四、VPN技术应用 |
180分钟 |
武时龙 |
VPN设置 |
|||
15 |
项目十五、网络故障检测与分析 |
180分钟 |
武时龙 |
故障检测与分析 |
|||
16 |
项目十六、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
180分钟 |
梁西陈 |
校园网规划 |
3-2 课程描述
3-1 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一、近五年本课程开设情况
二、本课程所积累的部分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试题库、案例、素材、课件、模拟软件等)已经向学生及社会开放。 |
|||||||||||||||||||||||||||||||||||||||||||||||||||||||||||||||||||||||||||||||||||
3-2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章节课时安排、每课时教学内容概述等)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
一、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二、课程项目设计
|
|||||||||||||||||||||||||||||||||||||||||||||||||||||||||||||||||||||||||||||||||||
3-3课程预期受众的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预期受众的定位
1、高职高专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
2、函授、自考、考证、业务培训的社会人士
二、课程预期目标
经过院系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辛苦努力,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体系。无论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实训设施以及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
具体建设目标和步骤:
1、基于工作任务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迁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基于够用实用适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材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开放性,并逐步向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实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4、加大教学研究,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
|||||||||||||||||||||||||||||||||||||||||||||||||||||||||||||||||||||||||||||||||||
3-4相关教学资源储备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录像储备)
|
4.评价反馈
4-1 自我评价(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围绕“高职教育教师要在做中教,学生要在做中学”的理念和要求 。在充分调研岗位的职业能力对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和修订课程内容,表现为“三结合”: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训相结合;课内实训与职业技能相结合;顶岗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
2、实践教学组织“三化” :实践手段多样化 ;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 。
3、课证融合、理实一体:将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到课程体系;任务驱动式教学;阶梯式实践教学。
4、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实训,体现“课岗证赛”全面融合。
二、教学方面的效果得到多项褒奖
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优秀的师德修养、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授课技巧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普遍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了学生和同行普遍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多次获得院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坛新秀”、“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三、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学较早,生源充足,特色鲜明,师资雄厚。作为院级重点专业,认真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学院“重在改革,办出特色和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立了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双师”特色的教学团队,积极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骨干课程,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校内外专家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主讲教师的教研水平都给予了高度认可。这些足以说明,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美誉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曾获过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首届动感地带杯三等奖1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
四、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和效果,但仍有不足,主要列举如下:
第一, 教学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课程组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还不是很投入,体现在教研课题、教研论文和教改项目方面的成果还没有达到足够丰富。
第二,实践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受行业特点、实习场地和实训条件的限制,对学生来说需要提高主动实践能力,对教师来说需要深化社会锻炼。
第三,课程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持续,查摆差距,争取创建省级精品课程。 |
4-2 学生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面向学生开设,填写学生的评价意见)
张克柱老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知识点讲解详细,课堂气氛活跃,能熟练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和建立专业兴趣小组,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以证代考”、“以赛促学”等多种教学改革使促使学生真正学到了本领,也体现出教育公平,深受学生欢迎。
近6年学院教学考核均为优秀。 |
4-3 社会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全部或部分向社会开放,请填写有关人员的评价)
作为学院重点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体系建设和师资力量上都有较大的投入,校企合作、校外指导、企业实践、岗位实训等方面都受到相关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扬。在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培训及新型农民培训中,学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课程目标明确,在教学内容、实践实训、组织实施和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专业核心课程。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形成明显梯队,其中有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坛新秀。以项目驱动实施特色实践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以后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重视课程内涵建设,努力将该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同行中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
|
5.技术支持
5-1
技术
负责
人情
况 |
姓 名 |
张斌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5.7 |
|||||
学 历 |
本科 |
学 位 |
硕士 |
电 话 |
13696711903 |
||||||
专业技
术职务 |
讲师 |
行 政
职 务 |
|
传 真 |
|
||||||
单 位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E-mail |
|||||||||
地 址 |
皖宿州市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邮 编 |
234000 |
||||||||
主要工作经历 |
|||||||||||
2006.7至今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教学及教育技术等工作。 |
|||||||||||
5-2 技术支持队伍(包括脚本设计、摄像、编辑制作、英文字幕等) |
|||||||||||
姓名 |
年龄 |
单位(部门) |
学科 |
分工 |
|||||||
夏青松 |
33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
电子商务 |
摄像 |
|||||||
查道贵 |
40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
计算机 |
网站建设 |
|||||||
张斌 |
30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
计算机 |
影像录播 |
|||||||
张超 |
35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
计算机 |
脚本设计 |
|||||||
5-3技术条件
(学校拍摄视频场地及设备、后期制作设备等,以及以往视频课程制作经历。如果委托其他公司拍摄制作请填写其有关情况) |
|||||||||||
一、拍摄视频场地
1、视频录播室
2、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3、多媒体教室
二、主要拍摄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
学院目前建设有专门的录播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多媒体、音响、录播设备、照相摄像、教学场地都是标准化的配置,另外还设有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室,为视频制作、课程建设等都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
三、以往视频课程制作经历
学院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精品课程的网页设计、视频制作、后期制作等工作,具有制作经历。学院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将给予更好的设备、人员、技术、资金配套,以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
6.建设措施(学校的支持政策与措施)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政策到位,及时协调
由学院领导、科研处、教务处牵头,系部为基础条件保障单位,课程建设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保障课程建设,学院学术委员会定期督导、检查、评审、验收。
2、学院制度明确,管理规范,有章可循
学院出台教科研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对机构、申报、评选、建设、结项、奖励等作了明确规定,积极督促课程负责人和项目成员按照规定报送材料、开展建设、取得成效。
3、学院资金配套到位,经费补助合理
学院对课程建设中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及时给予保障,尤其是建设经费的投入,及时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 |
7.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该课程建设资源丰富,注重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要求。课程主讲教师业务水平高,技术实操强,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和实训,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各项指标符合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同意推荐。
(盖 章)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8.推荐单位意见
同意推荐
推 荐 单 位(公章)
推荐单位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
9. 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