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 全员参与 精心服务 注重实效
——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总结
作为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农林畜牧类培训基地,我院于2014年7月14日至8月10日承担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27名中职教师培训工作任务。培训工作在省教育厅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规范操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 基本情况
(一)培训学员情况
计划培训30人、实际参训27人、到训率90%。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分地市、单位培训人数统计
地区、单位 |
计划人数 |
参训人数 |
备 注 | ||
总数 |
转岗培训人数 |
重复培训人数 | |||
合肥 |
3 |
3 |
|
|
|
淮北 |
1 |
1 |
|
|
|
亳州 |
3 |
3 |
|
|
|
宿州 |
2 |
2 |
|
|
|
蚌埠 |
2 |
2 |
|
|
|
阜阳 |
3 |
3 |
|
|
|
淮南 |
1 |
1 |
|
|
|
滁州 |
2 |
1 |
|
|
|
六安 |
1 |
1 |
|
|
|
马鞍山 |
1 |
1 |
|
|
|
芜湖 |
1 |
1 |
|
|
|
宣城 |
1 |
1 |
|
|
|
铜陵 |
1 |
1 |
|
|
|
池州 |
2 |
2 |
|
|
|
安庆 |
4 |
2 |
|
|
|
黄山 |
1 |
1 |
|
|
|
省直属中专校 |
1 |
1 |
|
|
|
合计 |
30 |
27 |
|
|
|
表2:基地培训人数统计
培训基地 |
培训专业 |
计划培训人数 |
实际培训人数 |
到训率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
园林技术 |
30 |
27 |
80% |
来源 |
人数 |
百分比 |
中专、技校 |
5 |
18.5% |
职高 |
22 |
81.5% |
合计 |
27 |
100% |
表3:培训学员来源分析
表4:参训学员年龄分布
年龄段 |
人数 |
百分比 |
25岁以下 |
6 |
22.2% |
25-45岁 |
17 |
14.8% |
45岁以上 |
4 |
63% |
合计 |
27 |
100% |
表5:参训学员学历情况分析
学历 |
人数 |
百分比 |
中专、技工 |
0 |
0 |
大专 |
0 |
0 |
本科 |
27 |
100% |
合计 |
27 |
100% |
表6:参训学员职称情况分析
职称 |
人数 |
百分比 |
初级及以下 |
5 |
18.5% |
中级 |
15 |
55.6% |
高级 |
7 |
25.9% |
合计 |
40 |
100% |
表7:参训学员考证情况分析
状态 |
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数(%) |
其中: | |
中级资格证书教师数(%) |
高级及以上资格证书教师数(%) | ||
培训前 |
60% |
40% |
20% |
培训后 |
100% |
0 |
100% |
备注 |
培训后技能鉴定均是农艺工三级、花卉园艺师 |
(二)教学安排
本次培训总学时160学时,各类教学模块所占教学时间比例如表8,培训教学模式采用“基地培训+企业实践”方式进行,以技能训练和企业实践为主,突出能力培训。
表8:基地授课教师职称结构统计
|
教师数 |
其中: | |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数 |
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数 | ||
外聘 |
2 |
2 |
2 |
校内 |
17 |
17 |
|
合计 |
19 |
19 |
2 |
(三)学员生活情况
为搞好培训后勤服务工作,学院专门成立后勤保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在基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全方位服务学员的食宿行。
1、住宿安排。经基地领导批准,学员上课、食、住均安排在校内。为给学员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住宿环境,确保学员休息好,学院提前对标准化学生公寓进行维护,配备空调、彩电、热水器和网络接口。学员进校前,学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实地察看宿舍环境条件、设施配备。27名学员安排在10个房间住宿,安排管理员清扫房间、每两天更换一次床单。牙膏、牙刷、毛巾、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每人配备一套。为进一步配合公寓管理人员搞好宿舍管理工作,成教处专门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做到事事有人问,时时有人管,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学员住宿期间无一例财物丢失及其他例外安全事故,宿舍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2、伙食管理。饮食安全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为保证学员的饮食安全,切实加强伙食管理工作,临时成立伙管委,成员由教育学院、生活辅导员及生活班长组成。伙管委的同志能够认真负责,充分考虑学员地区饮食差异,积极协同食堂制定了周密的饮食计划,做到尽其可能地兼顾南北方学员的口味,并做到每顿饭菜不重样。培训过程中,伙管委经常深入后厨进行实地查看卫生情况及蔬菜、肉食的新鲜情况,并坚持陪餐制,与学员同吃,切实掌握第一手信息,做到及时沟通、协调、汇报与督促。本期培训期间伙食管理工作是培训工作的一个亮点,无论是伙食质量、花色品种,还是卫生状况、服务态度,学生都是非常满意的。
4、寓教于乐,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活跃学习气氛,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学员远离家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之余,我们精心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员在充满快乐的环境中投身学习。学院在生活区配备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等文体用品;健身房,篮球场、乒乓球馆对学员实时开放。周末,组织学员开展乒乓球、棋牌和羽毛球友谊赛。结合实践教学,组织全体学员赴宿州市花卉市场、三角州公园、园林规划处景观带、皇藏峪森林公园、徐州云龙湖公园等参观实践。参观实践一方面让学员游览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另一方面开展风景区内的景观树资源调查,愉悦心情的同时增长知识。
二、主要做法
我院2014年度培训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举办并受到学员一致好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省教育厅对这次培训十分重视,作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我院则多次召开会议,精心策划,研究、拟定实施方案,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培养计划,对基地人事、财务及其他重大问题做出决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教学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办公室设在教育学院,主任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有棣兼任,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后勤管理中心由总务处处长任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教学中心由教务处处长任主任,实验实训中心、农艺系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教学的组织、课程安排、检查、协调等工作。实验实训中心设在实训部,主任由实训部主任兼任,负责学员的实验实训和技能鉴定工作。院领导指示各相关部门积极改善培训条件,增置更新仪器设备;安排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求成教处拿出具体学员生活安排、教学计划及考核等方案。培训中学院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生活一线了解情况,组织召开学员座谈会倾听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集思广益,科学编制培训方案。
为高标准、高起点开展省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多次请示省教育厅、宿州市教育局,研究中职骨干教师教育特点,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制、修订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训课程表》。培训方案设计以提高学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中心,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内容既有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的讲授,又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到专家讲授和学员交流互动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统一,通过专家讲授、技能训练、交流研讨、调查研究、企业实践和技能考证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培训课程计划中,力求以中职教育发展和学员需求为出发点,本着“精要、先进、实用、实效”原则开设课程、组织教学,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精心选聘培训讲师。
师资方面,学院一方面精心选聘学院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实践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培训讲师;另一方面积极选聘出国深造的职教优秀人才、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教学。通过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措施的实施,初步形成了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业务精、热心培训工作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培训教师确定后,由分管院长专门召开会议,明确培训目的与要求,使培训讲师思想统一到培训目标上来。本期培训共聘教师19名,部分科目配两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全部授课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为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还加强教师的考核,采取发放中职教师培训教师教学质量表、个别交谈等形式听取学员意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反馈给培训讲师,对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4、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培训实效。
按照课程特点,教学中结合经典案例,广泛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演示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员对职教理论与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认识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教学中尤其注重实践教学,部分课程安排在企业进行。整个培训过程中,始终以农林畜牧类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真实的实训环境为依托,培训160个课时中,实验技能实训课程达到了86个课时,占总课时的54%。学员在实验室制作了罐头、果酱。实际、实用的行业技能传授,真实场景的实战训练,得到学员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
5、加强教育教学与生活管理,确保培训有章可循。
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是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培训班教学计划制定及考核办法》、《基地办公室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训场所管理制度》、《培训学员学籍管理实施方法》、《培训学员守则》、《培训班班主任工作规范》、《优秀学员评比办法》、《学员住宿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各教学班配备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并成立班委会协同管理。教育学院抽调精干工作人员为培训服务,做到宿舍有人管、就餐有人问、上课前有人通知、参观考察有人跟随、培训有人考勤。三是建立了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根据培训方案要求认真落实教学、参观、实践学习、考试等各个环节管理,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四是建立教学督导制度,认真督察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和学员教学反馈情况,强化培训效果。
6、以人为本,细微处见真情,培训氛围和谐融洽。
培训过程中,学院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进行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并责成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团结合作,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尽心尽责服务好培训学员。如在生活上,尽管培训经费有限,我们还是为每一位学员配备了牙膏、牙刷、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并对其他生活设施进行了必要的更新、维护。学员入住期间我们有专门负责住宿的老师全程24小时值班,对学员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进行协调处理。成教处作为培训工作的承办机构,更是把服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要求部门工作人员积极工作,以高昂姿态、饱满热情投身到培训的各项工作中去。工作中强调从细微处抓起,关心学员的衣食住行、关心学员的冷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让学员找到真正家的感觉。正是通过这些无微不至的亲情关怀,为学院赢得了声誉、赢得了人心,学员们对学院高度评价,认为“热情好客大方的宿职院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学员学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本次培训绝大部分中职教师能按时报到,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不迟到不早退,学习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地方学校在选拔推荐学员时,没有严格按照省厅文件要求进行选拔,造成培训学员学业水平存有差异,尤其是部分跨行业、跨专业转岗的现象存在,给培训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极个别学员存有思想懒散、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
2、企业实践环节有待加强。由于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局限性,有些企业是严禁外人进出的,目的是防止外来病菌传入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期培训尽管我们费了不少精力,尽力保证企业实践环节的落实,景观花卉实践安排在国家级科技示范园进行,园林景观调查安排在徐州云龙山公园。但相对来说,企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改进,以期今后培训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中职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服务意识,扎实有效做好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为安徽省乃至全国职教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农林畜牧类培训基地
二〇一四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