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Bulletin

首页>组织工作>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开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工作综述

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开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9-17 18:24阅读次数: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当做重要工作任务,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一、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开展情况

学院党委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站位、高质量推进。一是提高站位,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重点任务、重要节点,统筹全院党史学习教育,制定了14项具体学习教育任务,明确牵头单位、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各党总支也跟进制订学习计划,成立专班,明确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联络员,全院形成了以上率下、示范带动、部署推进、统筹协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格局。二是深入研讨,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已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下发工作提示9次。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30场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知识测试1次,各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86次、交流研讨110余人次,党员撰写心得体会470余篇。三是践行宗旨,办好实事。学院党委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抓实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学院层面查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23项,班子成员主动认领“我为群众办实事”19项,制定问题整改“四清单”,实施项目化调度推进。各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活动,为群众、师生办实事74件。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听民声、察民意、解难题,让群众师生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立足实际,打造特色。学院党委坚持高标准抓好学习教育指定动作,并根据实际精心开展了“学党史讲故事”、“青年大学生学党史”等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认真谋划组织,将党史教育与讲故事相结合,增强党史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及各党总支、党支部学习会议上,56名党员开展了讲故事活动;扎实开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活动,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推进党史进课堂,开展同上一堂“党史大课”等活动,参学师生15600多人次。五是协调推进,促力发展。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央巡视整改、省委巡视整改、党建工作“找差距、抓落实、提质量”专项行动相结合,与开展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创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招生就业等多项工作统筹联动、贯通融合、一体推进,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强大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事业发展明显提升,经管系党支部荣获安徽省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创建工作通过省教育厅评审,学院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二、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工作开展情况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学院党委把组织“青年大学生学党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加强政治引领,深入推进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推进强引领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工作实施方案》,全面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高位推进,强化引领,保障实效。党委班子成员坚持讲党课做示范,党委书记、院长带头为大学生上党史学习专题党课和形势政策课,宣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党的奋斗精神;坚持听诉求解难题,班子成员深入学生班级、社团、系部调研,了解学生所盼所需,广泛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重视解决青年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委班子成员开展专题走访调研18次,领办“我为师生办实事”19件。

二是主体推进重实效把开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有机结合,突出发挥思政教学主体作用与团委活动主体作用,不断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强化团委活动引领,着力扩大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用好主渠道, 发挥思政教学主体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政必修课。打造精品红课,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借助学习通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每周定期发布党史故事、党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以微视频制作、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故事接力讲述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丰富党史教育的实践性,激发广大学子学党史、感党恩、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思政教学部发挥学科优势,着力开展了七项教育活动:一是课前五分钟讲“党史”,以“今天我来讲党史”为主题,全员参与,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二是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多次组织4550名师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上“四史”大课。三是举办党史理论宣讲,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吴玉才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宣讲、解读,现场交流互动,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四是组织“英模•大师进思政课堂”活动,300名师生现场聆听,4300名学生在教室收看现场直播,聆听英模事迹,激励奉献担当。五是开设“行走的思政课”,组织197名学生代表,前往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搬到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精神力量,激发内生动力。六是举办“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在校生全员参与,以论文、调研报告、微创作的形式,全面展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面貌。七是打造“云”课堂,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向学生推送以音频、视频为主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开展党史知识竞答、互动讨论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随时随地触手可及。拓展新渠道,发挥团委活动主体作用。做到常态化学习教育与重大活动节点学习教育相结合,推进青年大学生学党史。以专题宣讲报告、主题团日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每周一首红歌、每日《中国共产党简史》广播联播、观看党史影视片、党史知识竞答、主题黑板报评比等为抓手,开展常态化学习教育。同时,上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围绕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等重要活动节点,精心组织谋划,相继开展“清明祭英烈”、“青年大学生学党史、纪念五四运动暨新团员入团宣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歌大合唱比赛、“以艺抗疫”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书画展等20多项富有特色和效果的活动,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取得了积极的学习教育效果。

三是全面推进聚合力。学院各级党组织、教学系部和职能部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理念,协同配合凝聚合力,全面推动青年大学生学党史有声有色有效。抓好宣传引领。学院官网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学院“两微一端”共刊发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报道400余篇。学院微信微博开辟“党史百年天天读”,已推出70期,校园宣传栏、各班级黑板报设有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内容。发挥新媒体矩阵优势,组织学生每天收听《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通过播放人民日报短视频《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等形式,全方位打造“三分钟党史微课堂”,多措并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抓好活动示范。组织全体学生“看电影学党史”、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组织实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云答题活动12场次,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颂扬党的丰功伟绩。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利用清明节开展“祭英烈”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团员青年铭记五四历史,传承五四精神,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好实践带动。开展红色基地体验实践教学11场,先后13次,组织1100余名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文明创建、送温暖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服务奉献社会,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通过开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活动,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推进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先后共有790名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七一”期间,共有92名大学生光荣加入党组织。

二是砥砺奋斗品格勇实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激励大学生汲取革命英雄事迹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科学的大历史观,形成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远大抱负,锤炼砥砺奋斗的优秀品格。通过学习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强化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自发主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送科技下乡等志愿服务,参与学生1000多人次;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730名学生争先报名到埇桥、灵璧、泗县等县区乡镇小学实习、就业,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锻炼成长、服务社会。

三是强化思政引领育新人。学院党委把开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与思政建设、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了“思想政治能力建设提升年”和“教学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强化党建和思政引领,积极创建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夯实“双基”教学基础,落实“1+X”证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较大提升。今年以来,学生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49.5%,其中校企合作班超过95%。123名毕业生考入本科院校深造,39名学生获得省级双优生称号,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高校和大学生成长特点,学院对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青年大学生学党史中典型选树及示范作用的发挥还需探索、增强,推进青年大学生学习党史与课堂教学的全面融合还需提升、加强。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持续聚焦目标要求,加强问题研究,坚持精准施策,不断推进“青年大学生学党史”成效提升。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学党史的实效性。在确保学习对象一个不少、学习内容一个不落的前提下,注重活动提炼,对“青年大学生学党史”前期开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培育典型、推动示范、提升效果。

二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拓展青年大学生学党史的丰富性。充分发挥宿州及周边地区红色资源、党史教育资源优势作用,一方面坚持“走出去”,把课堂搬进红色基地,打造“行走”课堂,让学生在现场情景中感悟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坚持“请进来”,通过“英模·大师进学校”、党史展览、专题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学党史内生动力,接受全面教育引领,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三是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学党史的深入性。继续巩固思政课主阵地作用,突出建党百年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深化教学研究,创新内容方法,旗帜鲜明的讲好、讲活、讲深、讲新党史,增强思政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充分利用全体师资力量,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挖掘党史教育资源,实施全方位课程思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课堂教学全面融合,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庚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