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思政部师生代表于6月28日上午来到宿州市埇桥区永镇镇关湖村,探访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陈立位,倾听一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刺青故事,追忆往昔红色峥嵘岁月。
陈立位对在场师生讲述了他的革命生涯,尤其是抗美援朝的经历和退伍后的人生选择。17岁的陈立位跟随途径村庄的解放军部队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所在的部队,为了在战场上牺牲后方便辨认人员信息,全班人员的手腕上都让识字的战士刻上了自己名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1年,陈立位随部队奉命入朝,右手臂刻着“立位”的刺青至今清晰可见,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们看到后深受触动,肃然起敬。陈立位手臂上这枚“永不褪色”的刺青,不仅是战争年代里革命信念的见证,更是和平年代里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老兵的生动讲述,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朝鲜战场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也进一步领会到老一辈革命者坚守初心使命的信仰。退役后,陈立位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后担任过村里的民兵营长、生产队队长、治安主任等职。陈立位也会到中小学校园宣讲英雄事迹,讲那段不能忘却的烽火往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通过这次探访,除了感动于老人对革命的信仰,还让师生们意识到收集老兵关于革命岁月的记忆是在与时间赛跑。小学教育2211班李鑫磊同学说:我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此次走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会铭记革命先辈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捍卫和平的铁骨铮铮,坚守初心使命,传承革命精神,致敬“最可爱的人”,让刺青“永不褪色”。(供稿:常莹莹 审核:黄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