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沙盘)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使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加上治疗师的关注与投入,来访者的自由表现与创造,这就构成了沙盘疗法的最基本的要素!沙盘中展现着一个奇妙的心理世界,这是箱庭(沙盘)治疗的真实体验。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沙盘世界的无穷魅力和动人的力量所在。 这就是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推崇的箱庭(沙盘)心理治疗方法。除了荣格的心理分析之外,它也被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整合性动力治疗等广泛接受,成为表现性和艺术治疗的主流,同时也被逐渐运用于学校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 沙盘疗法,有东西方二大传承,箱庭疗法即是沙盘疗法在东方的传承。沙盘疗法的实践起源于英国心理学家劳恩菲尔德的“世界技术”,荣格学派学者卡尔夫游学英国时学习到了这一“世界技术”,结合荣格心理学、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回到瑞士建立沙盘疗法的实践。 在卡尔夫瑞士进行沙盘疗法实践尝试的同时,她的同学——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日本临床心理学第一人、原京都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现任日本文部科技省文化厅厅长)正在瑞士荣格学院接受荣格派心理分析家的训练。因此彼此切磋,也习得了这一疗法的精髓,并协助了卡尔夫的沙盘疗法的创立。
河合隼雄回日本后,发现沙盘和沙具颇类似东方文化中的盆景艺术,因此将此传承到东方的沙盘疗法命名为“盆景”疗法,即“箱庭”疗法。在日本的实践中,河合隼雄将箱庭疗法理论与东方本有的佛教禅宗相联接,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箱庭疗法实践。这种心理疗法,是一种接近无声的工作,它整合了佛教的禅宗、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东方文化,能够广泛运用于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同时也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技术,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表达困难的患者、心理治疗师的体验训练等领域,被公认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之一。 同时,箱庭疗法并没有疗法派别的限制,虽然它起源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但在东方的传承中也被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家、人本主义治疗家、行为治疗家所广泛使用,并产生积极效果。因之已经超越了荣格心理学派系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