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新学期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2013-02-28 08:31阅读次数:
次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校园里热闹了起来,莘莘学子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开始了快乐而忙碌的大学生活。 但是,坐在课堂上,新年的喜庆却仍然萦绕在同学们的 心头,新的学期,该何去何从,怎样尽快地完成因家校 变换而带来的心境紊乱,顺利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呢?
那就让我们和青涩的大一、懵懂的大二、迷惘的大 三、忙碌的大四学生一起,找找目标吧!
大一:别愣了,找个座位坐下
大一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可 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愣。因入学后社会地位的转变,体 验到了社会和家庭对自己的尊重与厚望,为此,大一学 生往往会感到莫大的自豪,自我形象高大,充满自信, 想力争成为强者,但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积弊,在学 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他们又会表现得无所适 从。经过一个学期的苦苦挣扎,大部分的同学能够及时 完成角色的转换,投身于快乐的大学生活中,但也仍有 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迷茫中。而第二个学期的到来,对于 这些同学来讲,意义非比寻常。这个阶段,是要抛弃高 中的我,真正透彻地审视自我,踏踏实实坐下来的时候 了。
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在高校环境中,学 生应学会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做 出实事求是的评价,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真 正融入到群体中,与他人理性比较、客观认知,形成正 确的自我观念,切忌自卑、自私、自大等不良的观念,确 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付出艰苦的 努力。
其次,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对于大一学生而 言,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是一个新的特殊环境。成员之 间能否和谐相处更是一个崭新的人生课题。因此,要认 清大学生活方式的特点,提高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学 会理智地驾驭生活、争做学习的主人,努力形成有张有 弛、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学习、生活、休息的和谐 统一,从而使自己健康成长。
重要的是,还要学会改变人际交往的理念。高中阶 段的为我独尊,使很多大一学生面对新的群体时缺乏 人际交往的能力,缺乏宽容和理解的交往态度,在人 际关系方面处于等待别人适应自己的尴尬境地。其 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 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方面每个人都会有优点或者不 足之处。所以要主动积极发展与同学的交往,获得准 确理解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并促进自己社会性的 发展;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问题;多参与社会 活动,多认识人,多了解社会,多学一些书本以外的学 问。
大二:别傻了,战斗早已打响
对于很多同学来讲,大二的生活就如同角斗场上 的竞技,已是风生水起、渐入佳境的时候了,此时对大 部分学生来说,专业方向明确,学习方法成型,人际关 系稳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在静静的观望中,幻 想着后面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慢慢摸索,厚积薄 发。而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大多都有懒散、推脱 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奋斗的意志力,大二阶段 是大学生活的交叉路口,从成绩上定义的所谓“好学 生”、“差学生”,此时已是比较突出地显露出来了,因 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自我目标,使自 己拥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坚定目标,为之努力。有人说:“大学生虽然经过 无数次激烈紧张的选拔才进入高校,却对自己人生最 起码的存在状态表现出无知。”这一点,就要从人生目 标说起。缺乏目标的生活,只能算是得过且过,更谈不 上什么奉献社会,成才报国了。大二是深入学习专业 知识的阶段,要在这个时候将所学专业与奋斗目标联 系起来,为之努力。
把握方向,抓住重点。校园中流传这样一个“真 理”,没有翘过课,没有谈过恋爱,考试没有作过弊,都 不算真正的大学生活。所以,有人随波逐流,在这个重 要的阶段慢慢沉沦。大二阶段,要抓住主要矛盾,正确 处理学习与休闲,求知与恋爱的关系。
自我激励,坚持下去。学会正确运用心理调适方 法,首先要经常自我激励,用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 或明智的思想行为甚至是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来激 励自己,以调整不良情绪;及时把注意力从事情的消 极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上来,尽量避免或减轻挫折的 负面影响,从挫折或失败中重新确定新的更高的追求 目标;最后就是坚持。任何事情贵在持之以恒,这是考 验一个人能否胜任“大任”的一个重要标准。
大三:别等了,时间已不多
有不少同学经常这样想,才大三呢,还有一年的 时间。大三的同学,如果此时还在“等”,那么,失败的 大学生活正在向你招手。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为保研、 考研而准备着,为出国留学而奋斗着,为就业而积累 着,此时的人生岔口,不管是哪一条路,一旦选定了,就 无法回头。放眼看世界,面对人生的抉择,我们该怎么 办呢?
对于知识,积累的同时要加强巩固。大三阶段,专 业知识已经积累得比较丰富,而之前学过的东西,随着 新开设课程的增加,很多人渐渐就淡忘了,所以要不断 巩固,强化专业素养,这是为考研就业所需要的。
对于前途,要主动、理性、远眺。有调查研究发现, 大三的学生比较大四的学生而言,就业考研的压力要 大得多。50% 以上的大三学生感觉到就业压力,而大 一、大二、大四的学生的就业压力感人数比率都低于 50% 。大三学生之所以成为“就业压力大户”,九成以上 是被“不良预期”所左右。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担心找 不到好工作、担心薪金过低等,处在“干着急”的状态。 所以,对于读研、就业还是出国的前途问题,同学们要 放开眼光,主动搜集资料,尽早做出决定,减少因迷茫 而带来的恐慌。多参考高年级同学的经验,多获取积极 信息,降低压力,理性面对就业和考研。同时,要总结前 面几年学习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
大四:冲吧
开学统计返校情况我们发现,迟迟未到校或者请 假的学生大部分是大四的毕业生,这就反映另一个问 题,很多人将大四阶段看做是学校学习生活的终结,可 以以找工作的理由来推脱所有该面对的课业任务。其 实,大四不等于找工作,更不是“等”毕业,前面三年的 积累和努力,此时应是全面爆发,绽放出绚烂烟花的时 候,是提升专业知识,全面巩固的阶段。当然也有人正 面临着毕业前的“洪水猛兽”,比如疲于应付重修考试, 补修学分,不停地面试受挫……再看看那些在校园中 无所事事的毕业生,此时的轻松其实带来的却是更大 的空虚。
大四,是冲锋陷阵的时候,但也要认识到这个阶段 所存在的问题,要学会查缺补漏。在大学期间的最后时 刻,多读几本书、多参加几次社会实践。确定差距与追 求,为下一步补充准备,最后确定自己到底要走什么路 的追求,因为大四下学期是最后的修正机会,你还有一 点时间去改变现状。要注意的是,无论差距还是追求, 都要将之量化,并且结合个人情况,依据轻重缓急来划 分次序,并制定相应的补充策略。
无论理论上多么明确,如果不去行动,那么你还是 原来的你,因为差距是阻碍前行的最大因素,如果还原 地踏步或所行不多的话,那么人的状态是不会有任何 变化的,尤其是当自己的积累不够时。质变是以一定量 变为基础的,有人说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去 做,现在,就是做的时候。
积极主动地走出校园,勇敢地面对社会的考察,成 就理想的自我,大四的同学,冲吧!
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年轻人最朝气蓬勃的时候,同 学们,无论你处在大学的哪个阶段,及时地适应学校生 活,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将来有一天,你会回头对自 己说:看,美好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