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驿站

首页>心理驿站>留守大学生热衷“强心术”

留守大学生热衷“强心术”

发布时间:2013-01-12 09:11阅读次数:
留守大学生热衷“强心术”
寒假扎堆“充电”心理咨询课程吸引学生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刘钢)家在江西省的方华,是黑龙江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年寒假,他选择在学校留守,报名学习一门陌生的课程———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令方华没想到的是,和他有同样“爱好”的留守大学生,数量还真不少。

  日前,记者在方华的带领下,走进心理咨询师培训课堂,体会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强心”之路。课间休息时,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哈工程大学开设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从2003年开始办班,一直以来都是以社会人员为主,今年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全班共200人,几乎都是在校大学生,很多外地大学生甚至是放弃回家过年的机会,选择到这里来学习。

  大学生如此热衷心理咨询,动力在哪里?方华告诉记者,目前心理咨询是门热门行业,他希望通过学习,能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在未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来自哈师大的一名女同学告诉记者,报名学习,就是希望实现自己的“强心”之路,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自黑龙江大学的一名同学表示,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拥有良好的心态,不但会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而且也能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

  来自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杨晓梅老师拥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资格,她向记者表示,关注心理健康已经不是陌生的话题,“强心”之路首先在于“自醒”。从认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到建立一个完整、良好、能应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心理,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

  有关人士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初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自觉、主动地学习心理知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的技能,这些同学在自强的同时,更可以帮助、影响身边的人,这可以说是相当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