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先。2023年7月10日—21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全体辅导员、班主任汇聚一堂,与全国26万辅导员一起参与了全国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能力培训班。培训期间,我院辅导员、班主任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深入系统学、专心致志学,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此次培训成果显著,收获满满。
一、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培训之前,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处进行了具体部署,从组织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培训地点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全体辅导员、班主任集中观看、学习,充分讨论,在学院领导的指挥下,在全体辅导员、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精心组织,管理到位。精心组织,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一是培训前学生处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小组并责任到人;对培训的会场布置、宣传;多媒体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后勤保障供应等方面进行了协调安排,保证培训过程的顺利进行。二是派出专人负责事宜,整理并登记、上传参培辅导员、班主任的信息,培训过程严格考勤,既有纪律要求,又有人性关怀,并将参训情况列入培训考核范围,每次培训情况都记录在案,以便参考,保证了培训有序高效进行。
二、课程设置合理,针对性强
此次全国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能力培训班,各位专家、学者、教授等分别从辅导员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党建引融、政治能力、立德铸魂、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授课,有高度、有态度、有情怀、有信念,辅导员工作理念和方法得以更新,培训形式与教学质量获得普遍认可。
三、培训成效显著,指导性强
此次培训使辅导员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理论修养和学生工作的专业水平,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1、厚植爱国情怀,提升核心素养,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第一人,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曲教授着重强调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养,分别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辅导员要提升政治素养首先要厚植爱国情怀,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坚定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真正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辅导员必须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政治能力和育人水平。
2、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聚焦铸魂育人,彰显思想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等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青少年的重要性。作为高校辅导员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自觉做到“六要”好老师和“四有”好老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对标治本,严格执行高校辅导员的九大职责内容,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专业知识素养学习;坚特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坚持实践学习;坚持理想信念;坚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要埋头苦干,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辅导员的身影,学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学业观,不断培育、浇灌、施肥和培土,真正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3、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作为辅导员要探索学生工作的方法,要掌握自己的学生,要善于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会抓住重点。辅导员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行为上,教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就业上,指导学生。其次,善于开展活动,发掘学生的活力,让学生的大学生活有激情。辅导员要多动脑,多想办法,做工作要有激情,要研究那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策划者,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新时代、新赛道、新征程,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王教授着重从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的大学变革和立德树人方面进行讲解,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科技、人才对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保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善于动手、动脑,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实践、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多方向、多维度、多形式、多方法去培养和感化学生,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肩上有责,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怀、有纪律,敢于直面困难挑战、敢于防范化解风险、敢于勇担时代重任的新时代青年。(供稿:聂庆璐;审稿: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