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B5004会议室召开大一学生代表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通过与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大一学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意见、建议以及期望。
座谈会在严肃而积极的氛围中展开。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各位教师与学生代表们围坐在一起,教研室主任黄娟首先强调了此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来自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代表率先发言。他提到,在课程中可以多引入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案例。畜牧兽医行业涉及到动物的健康、食品安全等重要问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目前的课程学习中,很少有这样的案例,感觉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有点脱节。他建议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畜牧兽医领域中的正面和反面的职业道德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让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在本专业中的意义,也能提高大家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来自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代表表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她深刻认识到这门课程在培养正确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代表则从课程的趣味性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目前的课程整体较为严肃,希望能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代表有着不同的见解。他指出,在这个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可以更多地引入一些与网络道德、信息安全相关的内容。此外,他觉得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课堂讲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一些讨论或者案例分析活动,这样更符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机电系的学生代表表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激励同学们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秉持正确的价值观。
在学生代表们发言的过程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教师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教师们对学生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回应。 教研室主任黄娟表示,此次座谈会为教研室改进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课程内容抽象的问题,教师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且会精心挑选与各专业相关的案例,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易于理解。对于增加互动环节和教学方式多元化的建议,教研室将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研讨和培训,积极引入角色扮演、线上讨论等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关于不同专业与课程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教师们将深入各专业进行调研,了解各专业的行业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等,然后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同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法治内容以及实践环节的建议,教研室将积极与相关专业的教师和部门进行沟通合作,整合资源,为同学们打造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课程内容。
最后,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教师们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成为大一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重要思想引领课程。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门课程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体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学校积极关注学生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的决心。(供稿:黄娟 审核:黄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