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思政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教师为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以“做自己的冠军”为主题,深入讲述了巴黎奥运会冠军们的拼搏精神,为同学们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其中重点提及了乒乓球、游泳、网球、射击等项目的运动员,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同学们成长奋进的道路。
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乒乓运动员们以卓越的技艺和顽强的斗志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游泳冠军潘展乐的成功是汗水与泪水交织的结果,在训练中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和耐力,他让同学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在面对世界各国优秀选手时,毫不畏惧,她的拼搏精神体现在每一个回合的争夺中,每一次奔跑救球,每一次有力的回击。她用自己的表现告诉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敢于迎接挑战,不怕失败。射击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则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沉稳与精准,让同学们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细节决定成败,专注才能成就卓越。
老师们通过讲述巴黎奥运会冠军们的拼搏精神,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做自己的冠军”。这些冠军们来自不同的体育项目,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顽强的毅力、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的能力。
对于同学们来说,这堂课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关于体育赛事的讲述,更是一堂关于人生奋斗的思政课。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同运动员在赛场上遇到的强劲对手。但是,只要秉持着冠军们的拼搏精神,就能够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老师们强调,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潜力和梦想,不需要总是与他人比较,而是要努力超越自己。就像这些奥运会冠军一样,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做自己的冠军。同学们要以这些冠军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拼搏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供稿:黄娟 审核:黄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