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征程开启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坚持不懈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思想引领和政治保障。思政部教师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坚持以德立身、立德树人。思政部张晴老师在师德报告中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一、不忘来路,以身作则
从古至今,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莫不期盼“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思政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青年学子的锤炼品格和奉献祖国引路人。张晴老师说:“我初次站在讲台时,看到学生那一双双真诚求学的眼神,那时从内心深处升起自豪之感。此后的教育教学中,我更是不忘初心,把教师这个身份带给我的自豪之情转化为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苦口婆心。”
二、呕心沥血,用爱育人
一名教师只有学生的敬畏还不够,还需要学生的亲近。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需要老师有一颗仁爱之心。“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我们的前行方向。张晴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遇到棘手的学生问题时,她常常记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当你对某个学生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还不见效,感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爱。当发觉爱也不行时,说明爱得不真,爱得不够。”
三、率先垂范,忠于职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张晴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她积极投入到我校的招生工作中。在招生期间,坚持着“全心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宗旨,耐心、热情地解决家长和学生的问题,向学生及其家长介绍学校的概况和专业。在工作中,以较高标准要求自己,尽职尽责。
青年教师张晴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脚步将继续前行!(供稿:张晴 审核:黄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