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动手能力,实验实训中心于4月24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园地举办了“一站式”社区服务系列活动之团花剪纸专题讲座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技法示范与动手实践,带领学生深入探索中国剪纸艺术的千年历史与独特魅力,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讲座特邀学院教育系邢宇航老师担任主讲人。课堂上,邢老师以生动的课件为媒介,从剪纸的起源讲起,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西汉时期,纸的发明为剪纸艺术奠定基础;唐代剪纸融入民俗,成为招魂祈福的载体;明清时期,剪纸技艺臻于成熟,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对比山西广灵剪纸的“粗犷与细腻”、陕西剪纸的“古拙趣味”、福建漳浦剪纸的“纤巧灵动”等不同派系风格,学生们惊叹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邢老师还特别讲解了剪纸的实用性:从刺绣底样到节庆装饰,从印染模板到礼仪用品,学生们发现这门古老艺术始终与生活紧密相连,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
在实践环节,老师以“六折团花剪纸”为教学重点,分步骤演示折叠技巧与纹样设计。学生们跟随指导,将方纸反复折叠,用铅笔勾勒图案,再小心翼翼地下刀剪刻。随着纸张展开,对称的雪花、绽放的花朵、吉祥的福字跃然眼前。让同学们明白看似简单的折叠,实际需要计算角度;看似随意的剪裁,其实每一步都有讲究。老师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在传统纹样中加入现代元素。有的学生剪出卡通生肖,有的将几何图形与传统花纹结合,课堂瞬间变成了一场“古今对话”的艺术展。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院学生学会一门技艺,更能读懂剪纸背后的文化语言——对称中的和谐、镂空中的虚实、线条里的生命力,剪纸不仅是非遗技艺,更是一门融合数学、美学与耐心的综合实践课程。同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架起了我院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让非遗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机。未来我院将继续探索“文化+技能”的教育模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供稿:邵栋 审核:李业刚)